【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】
海洋是生命之起源,從全球逐步重視海洋議題、各國紛起串連建 立守護海洋共識,人類開始學習謙虛地重新認識海洋。我國位處海洋 要地,「海洋立國」更成為未來發展的利基與轉機。2001 年政府首次公布「海洋白皮書」,宣示我國為「海洋國家」、 以「海洋立國」;為落實「海洋之保護與保全」,2004 年發布「國家海 洋政策綱領」做為我國整體國家海洋政策指導方針,以引導我國邁向 生態、安全、繁榮的海洋國家境界;為貫徹綱領精神及目標策略,於 2006 年公布「海洋政策白皮書」,更以整體海洋臺灣為思考基模,透 過各項政策之規劃,全面推動海洋發展。
「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」為我國首度標舉以海洋為核心之教育政策文書,其政策意旨係立足於強化各級學校學生之海洋素質基礎上, 以培育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為主軸,架構共分五章:首先敘明國際與 我國的海洋政策及發展趨勢;其次闡述並分析海洋教育的環境與現 況;第三章討論當前推展海洋教育之問題;第四章整合提出我國海洋 教育的政策理念及政策目標;第五章則敘明我國海洋教育策略目標及 規劃具體策略。期透過整體政策的架構,完成我國海洋教育藍圖的整 合性佈局。 藉由整體海洋教育政策之推展,將可充分落實人才培育成效。首 先,培育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,並積極投入海洋產業,提升國家海洋 產業競爭力;次以,促使全民認識海洋、熱愛海洋、善用海洋及珍惜 海洋。前瞻未來,教育策略應更發揮臺灣的海洋環境特色,塑造具海 洋風味的精緻文化,發展海洋思維的全民教育,讓臺灣成為擁有文化 美感與文明質感的現代海洋國家。
【雲林縣海洋教育推動】
1.成立戶外與海洋教育推動小組,整體規畫本縣戶外與海洋教育藍圖。
2. 設置戶外與海洋教育中心,展現並宣導戶外與海洋教育中心執行成果,激發教師對戶外與海洋教育之重視。
3.建置戶外與海洋教育網站與臉書粉絲團專頁,不定期更新網站內容並分享戶外與海洋教育各項活動。
4.建構戶外與海洋教育中心網路平台資源共享,促進戶外與海洋教育資源交流。
5.成立海洋教師專業社群,提供教師討論課程、教學方法、教材的管道,促進教師共同成長。
6.辦理教師增能課程及戶外體驗研習,強化教師對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之專業知能。
7.辦理海洋教育創新教學優質團隊選拔,建構具戶外與海洋素養之課程與教學。
8.辦理海洋之美新詩創作及雲海家鄉繪本創作,選拔縣內優秀作品參加全國甄選。
9.規劃戶外與海洋體驗活動,提升本縣學生戶外與海洋教育素養,激發師生對戶外與海洋的熱情。
10.配合教育部海洋週活動,辦理世界海洋日宣導,增強師生對海洋議題的重視。
【雲林縣海洋教育資源】
雲林縣濱海地區主要為一狹長海岸線,由濱海沖積平原、海埔新生地及外海沙洲地所組成之地形。本縣海岸線長達43公里,海岸平直多漂砂,沿岸有外傘頂洲、統仙洲、三條崙沙洲及海豐嶼等環伺在外,形成本縣陸地之天然屏障。沙洲內之海底底質含砂量多,適合貝類等淺海養殖,是捕撈水產及養殖最佳的場所。
綜觀本縣海洋教育資源可說非常豐沛,對未來海洋教育之推廣可為實質助益。本縣推動海洋教育資源如下:
1.麥寮鄉北方的麥寮港,是臺灣最大深水港,隸屬臺中港務局,目前尚未開放為通商港口,為台塑六輕專屬碼頭。
2.臺西鄉的水產試驗所,為農委會水產研究所分所,主要負責海水繁殖及養殖研究,為本縣水產養殖業者的諮詢中心。
3.四湖鄉有自然資源開南島、統汕洲、萡子寮洲及外傘頂洲,另有觀光資源三條崙海水浴場及四湖鄉農漁村生活文化館(原三條崙教育農園)。
4.口湖鄉的台子漁港及萡子寮漁港目前正朝向觀光漁港規劃。
5.臺西鄉臺西海園已形成潮間帶與溼地生態區,招潮蟹、彈塗魚、蝦蛄、燒酒海螺;高蹺鴴、東方環頸鴴、黑腹濱鷸、大白鷺、蒼鷺等野鳥;仙人掌、水筆仔及多種草藥野菜等遍布園區,宛如一座「生態大觀園」。
6.臺西鄉的海口生活館,是一座建築於水上的高腳屋,以牡蠣殼構築屋頂,牆面黏貼黑色焦木,特色十足。館內觀景平台可遠眺海園風光與潮間濕地的生態萬象。